浏览 :1731次 更新时间:2018-04-10
针对“开车十分钟,停车半小时”的停车“痛点”,不少企业盯上了“共享停车位”。
停车难已经成为“城市病”中最难解决的一环。“共享停车”着眼于此,通过商业和居民区停车高峰规律错时停车,盘活城市停车资源,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探新路。然而,这项举措真的好实施吗?
多地试水共享停车
苏小姐每次去公婆家都很痛苦,公婆住在一个老小区,没有地下停车场,每次找停车位都要好久,还有几次因为违停吃了罚单呢。
最近,苏小姐发现了共享停车位,一个月200元钱,就能在夜间把车停到公婆家附近商场,“相对于罚单,又便宜又方便”。
在不经意间,苏小姐口中的共享停车位,在厦门已经悄然兴起。
平时上班的业主们通常早上8点左右就出了门,下午四五点才回来,这段时间他们的停车位都是空着的。同样道理,商场、写字楼的停车位,夜间也大多是空的,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错峰。
据了解,除了厦门,武汉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上海、杭州等城市也陆续开始推行“共享停车”模式,鼓励单位和个人将专有停车位对外开放,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分时出租。
业主物业喜忧参半
共享停车在实际情况中,由于涉及业主和物业等多方利益,推广起来仍有难度,业主和物业对其态度也喜忧参半。
小区不愿意开放停车场,“担心管理麻烦”是主要原因。物业本身承担着小区的保洁、绿化、安保等职责,外来车辆进入小区,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,还难以管理,而且,外来车辆在小区停车时发生刮蹭,那责任算哪一方的呢?
许多业主也不太愿意把车位共享出去。停车人不按时把车开走,我又联系不上车主怎么办?原地等还是找其他车位?此外,更换智能车锁的费用问题也是不少业主考虑的因素之一。更换车锁要花钱,换了也不一定有人会停进来,可能连本钱都赚不回来。
当然,也有不少业主愿意尝试共享停车。收上来的停车费一个月能有一百块,差不多能补贴小区的车位费。
“共享”落地还需多方协同
共享模式的出现,为缓解“停车难”提供了有益尝试,但具体到实践上,还需要政府、社会、居民多方协作,推动“共享”落地。
政府方面,广州、北京、上海、中山等地陆续推出法律法规,鼓励开放车位共享。但在实际推广中,共享停车涉及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,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协调、引导,进行利益协调。停车难属于公共问题,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资金补贴、政策扶持等方式,鼓励小区物业开放停车场。
其次,共享停车相关规定还待完善,停车场、业主、互联网平台等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,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介入,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。
此外,落实好共享停车还需要车主的配合。白天空闲的车位,晚上要还给业主使用,车主多次超时停车会被系统扣除信用分。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,是资源共享的一大关键。
结束语
共享停车的出现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带来了一线生机,它也考验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。希望能早日形成政府引导、市场运行、社会协同、市民受益的共享模式,了却车主一桩“心病”。
---摘自停车网
联系人:陶先生
手 机:13991828992
邮 箱:xalsh626@126.com
公 司:西安力圣停车设备有限公司
地 址:陕西省西安市科技二路72号兰基中心1408室